公司新闻

News

新闻中心

原来实验室如此可怕

日期:2024-08-04 13:33

  实验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实验室安全是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各类安全事故频发,轻则给公私财产造成不同程度损失,重则夺走鲜活的生命……

  2023年11月30日下午,河北医科大学发布情况通报:11月30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学校中山校区药学院楼4层天然药化实验室(1间)起火,楼内人员全部疏散。10时57分扑灭火情,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2022年4月20日,湖南中南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燃事故。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名博士生在事故中受伤,身体大面积烧伤。

  2021年10月24日,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燃,引发火情。11名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1年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一化学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火情,一位博士后实验室人员头发着火,最终诊断为轻伤。

  2019年2月27日,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室发生火灾,3楼热处理实验室内物品烧毁,并引燃楼顶风机及杂物。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是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现场发生爆炸,并造成了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据了解,发生爆炸的实验室当时存放了好几十袋易燃易爆化学品等。

  据专业人士统计,收集了100起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其中高等院校71起,科研院校所11起,企业8起,爆炸、火灾、中毒、电击、其他事故分别占44%、42%、6%、1%、7%,其中爆炸和火灾是实验室事故的主要类型。

  从引起事故的环节来看,试剂的使用是主要的事故源头,试剂的使用环节引起的事故数和人员伤亡数,分别占总事故数和总人员伤亡数的42%和83%,试剂的贮存环节引起的事故数和人员伤亡数分别占总事故数和总人员伤亡数的22%和10%,仪器设备的使用环节引起的事故数和人员伤亡数分别占总事故数和总人员伤亡数的21%和6%。

  据专业人士统计,收集了100起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其中高等院校71起,科研院校所11起,企业8起。从引起事故的环节来看,试剂的使用是主要的事故源头,试剂的使用环节引起的事故数和人员伤亡数,分别占总事故数和总人员伤亡数的42%和83%。

  许多实验教师和学生在实验中使用化学品时粗心大意,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有些安全防护做事也不到位,这些做导致化学事故的发生率增加,比如试剂随意摆放、倾倒,为图方便减少实验程序或步骤等。

  许多同学常常在安全教育课上开小差,认为这是“水课”,不必认真,可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就手忙脚乱。比如实验设备或试剂着火时不知道采取何种灭火措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用水泼,或者是拿着灭火器却不知道如何使用。

  做实验要求相关知识基础要扎实,实验设计阶段就要充分估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提前做好相关防护,然而许多同学往往对实验试剂、实验设备等一知半解,更不愿意在实验设计阶段花费精力认真评估相关危险,便匆匆上手,最终在操作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实验中被化学药品伤害,除了化工职业病防治所之外,其他医疗机构很可能无法迅速确诊,因此,事故发生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就诊。

  火灾发生了,才发现灭火器压力不够,氰化氢吸肺里了,才发现通风橱没风了。这些器材平时像个摆设,定期检查十分繁琐,但是用得着的时候,这些东西的应急功用还是不可小觑的。

  7、剧毒品管制不够严格。而实验室里常常有那么几个怨气较重的人,有时候真担心他们一冲动想不开把周围的人拉下水了。

  ③苯、四氯化碳、、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⑤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⑥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③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①许多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②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③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

  ④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冰醋酸等都会腐蚀皮肤,特别要防止溅入眼内。液氧、液氮等低温也会严重灼伤皮肤,使用时要小心。万一灼伤应及时治疗。

Copyright © 江南·体育(中国区)官方网站-JN SPORTS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鄂ICP备15006393号-1